close

吳茱萸原生長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
被稱為吳萸
吳國當時為小國
他被迫每年向鄰果楚國進貢
有一年
吳國的使者向楚王送上了吳萸
可惜楚王貪財
見到送來的黑黝黝的乾扁的果實
一聞還有股藥味
就十分不爽
便將使者給趕出去
使者非常的鬱卒
正巧在路上碰見了楚國的大夫
便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跟他一說
並告知吳萸的藥用價值
吳王聽說楚王有腹痛之症
便將吳萸當作禮物送給楚王
想不到卻遭楚王翻白眼
朱大夫聽了此事
便安撫好使者回去
並將此物好好保存
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年楚王因受風寒引起了腹痛
其它藥物都不能奏效
朱大夫見此狀
並將吳萸獻上
併說明服用之方法
楚王服用之後藥到病除
事后
楚王非常後悔自己的魯莽
他一面派人到吳國道歉
一面請國人廣植吳萸
幾年之後
楚國發生了瘟疫
全靠吳萸挽救了許多老百姓的生命
老百姓為了紀念朱大夫
便將"吳萸"改成"吳朱萸"
後來"吳朱萸"演變成"吳茱萸"
其實更早以前王維就曾寫過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詩句
這茱萸
就是吳茱萸
全站熱搜